為促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提質增效,推動電子商務與本地優勢產業深度融合,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近日,黔江區印發了《創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(升級版)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“方案”)。方案指出,黔江區堅持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為抓手,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,創新引領農村流通轉型升級,提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,推動農村電商從“助脫貧”向“興產業”轉化,實現農村電商發展從量到質轉變。
據了解,黔江區以“一中心五體系”為基礎,按照“強基礎、補短板、增亮點、上臺階”的總體思路,著力實施區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、農產品進城公共服務體系、工業品下鄉流通服務體系、電子商務培訓、農村產品產業培育和品牌打造五大提升工程,持續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,形成功能完備的農村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。力爭到今年底,全區農村網絡零售額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等指標整體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培育年營業額1000萬元及以上的電商企業1—2個,累計開展電商人才培訓500人次以上,新增電商經營主體50戶,打造直播基地不低于2個,培育本地直播帶貨達人50名,積極培育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和示范企業。
完成區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提升工程。整合區內主流快遞物流公司不低于2家,支持建設區域快遞物流分撥中心,提升城鄉高效共同配送效率和運輸時效。完善城鄉快遞末端配送網點建設,推進城市社區快遞便民點復合使用和業務疊加,不斷提升物流快遞網點服務覆蓋率,實現區到鄉、村雙向配送時效不超過24小時。
完成農產品進城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工程。依托現有資源,拓展區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商服務功能,建設電商企業孵化中心。進一步完善區級電商服務中心各項管理制度,拓展直播帶貨、大數據分析、運營指導、快遞物流協同、人員培訓、服務鄉鎮村電商站點等功能,增強攝影、美工、創意、營銷、培訓等服務。升級改造鄉鎮、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示范點,提供內容豐富的電商服務,拓展便民生活、代買代賣、信息咨詢、職業介紹、旅游出行等服務,有一定的持續運營能力,智慧鄉村服務應用APP安裝使用覆蓋率達到100%。
完成工業品下鄉流通服務體系提升工程。依托現有資源,鼓勵有實力的大型流通企業供應鏈下沉,開展集中采購、統一配送、直銷直供等業務,豐富適合農村消費者的商品供給。鼓勵區內傳統商貿、菜市場、農貿市場、住宿、餐飲、工業企業以及農村食品經營店等實體商業通過短視頻、直播電商、社交營銷發展“云逛街”等新模式;鼓勵區內重慶老字號企業根據網銷特點積極改造自身產品,建設自營電子商務平臺或與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合作,促進區內消費擴容提質。
促進電子商務培訓效能提升。針對鄉村干部、工業企業負責人、快遞物流企業負責人、創業青年、農村經紀人、電商站點負責人和新型農業主體等群體,持續開展分級分類培訓。強化培訓轉化機制,豐富網店(微店)開設運營、短視頻運營、直播電商、社交電商、產品供應鏈建設、網商(微商)營銷、新媒體傳播、電商物流和客服、軟件應用和操作、成功案例分析、互聯網品牌包裝等互聯網應用培訓內容。加大主播個性化包裝設計和技能培訓力度,推動主播培育與產品供應鏈建設協同發展,支持主播與品牌資源深化合作,力爭培育一批優質主播。
同時,全面提升農村產品產業培育和品牌效應。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開展標準化生產,保障農產品的優良品質和質量安全。推動“兩品一標”農產品品牌建設,加大優質、生態、綠色和特色農產品安全供給力度。結合全區產業布局、文化旅游資源和電商發展情況,搭建適應直播帶貨需求的產品供應鏈體系,推動基于優質內容傳播的直播電商基地建設。
方案要求,要強化組織領導,加強督導檢查,進一步整合全區各方面資源和力量,由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,相關單位密切配合,協調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重大事項,促進各項政策落到實處。要強化宣傳引導,推進政務公開,利用各類媒體和宣傳平臺,采取有效形式,加大電子商務相關法規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,努力為電子商務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。要落實補助政策,嚴格資金監管,按照公開透明、??顚S?、科學管理、擇優扶持的原則,嚴格遵守公開招標和政府采購程序,確保資金安全、高效。同時,要創新發展模式,注重經驗總結,鼓勵市場主體積極探索農村電商發展新模式,確保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取得實效。(記者 王仿)